社造講堂大師班

  社造講堂大師班透過規劃四周次的專業課程,邀請各領域的社造前輩擔任講師,向社造學員們分享經驗與傳授知識,讓學員們在社造學院中習得所需的技能,並應用在專題及社造現場中。

社造學院第一周次

  社造學院第一周次的課程以社區營造的基礎概念出發,邀請盧思岳老師說明講解臺灣社區營造的演變史,自60年代的社區發展政策到921大地震後的社區營造,再講到近幾年較熱門的地方創生,暨幫助學員理清社區營造的由來,也瞭解到政策制定的目標及轉變的緣由,同時以「造社區為手段,造人為目標」為結論,提醒學員們社區營造的目的仍在於創造更好的社會,也讓各式的價值與精神能進入到社區居民的心中。

  接著邀請到周馥儀老師為學員們解說社造4.0的現行政策架構,盤點政府各部會中有哪些可用資源,並為學員提點撰寫計畫的技巧與要點。

  最後則是由計畫主持人陳文彬老師帶領學員分組進行「專題你我他」的討論,讓學員們當場依照自身的興趣、專長與意願就5大專題(青年介入社區營造、社區閒置空間活化、地方藝文暨辦理、公民審議與審議社造、後疫情的弱勢關懷)進行分組,並由各桌桌長帶領學員進行初步討論,學員們相互分享對題目的認識與想像,並討論著各地方間的困難與差異。

社造學院第二周次

  社造學院第二周的課程以都會型社造為課題,地點選在台中市中區的中山73影視藝文空間,讓學員們在課程介紹之餘,也能在通勤、午餐休息的時間,能有機會與台中的舊城區接觸,並引起興趣去瞭解街區的發展脈絡。第一堂課邀請到陳惠民老師與學員簡介社區設計與社會設計,以老師自身的經驗出發,先向學員說明現代社區設計的基本概念,再佐以許多社區設計的案例,向學員說明各社區設計的理念、要素與眉角。

  第二堂課邀請到蘇睿弼老師以中城再生文化協會的前身「中區再生基地」的經驗,來向學員們說明社區創新的概念,並也透過中區再生基地各時間點的規劃與手法,向學員展現如何轉譯地方的空間、故事與事件,以及作為外來單位是如何逐漸累積社區的信任與公共價值。最後的累積成就了中城再生文化協會,以老屋媒合、修復與活化的方式逐漸復興舊街區,以及舉辦凝聚地方回憶、情感的鈴蘭通散步納涼會,

  最後一堂課則是邀請到呂家華老師,以自身在審議式民主會議擔任主持人的豐富經驗,來向社造學員解說審議式民主的理念、執行的困難與克服的方法。呂家華老師不但向學員說明了多樣的會議模式,以及在社造現場需要的會議要素,也向學員提出審議民主中最重要的「參詳(台語)」的概念,審議會議與其說是會議,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相互說服的精神,而在意見往往多元分歧的地方社區,要避免審議民主會議淪為投票對立的形式,更需要特別著重在向地方要人、長輩搏感情與討論交流。

社造學院第周次

  社造學院第三周的課程邀請到不同社造領域中、實際參與的講者,以第一線的參與經驗,向學員分享公民審議、田野調查與藝術設計在社區中的樣貌。第一堂課邀請到陳文學老師,以自身協助社區推動審議式民主與參與式預算的經驗,向學員分享審議民主的操作模式,透過審議的模式,共同尋找方案的可能性、凝聚社區共識,最後提出社區對於政策的構想並結合參與式預算。並以多個社區案例的經驗,諸如南村社區、眉溪部落、八張社區...等等,向學員分享各個社區進行的模式、設計的流程環節、遇到的困難及克服方式。

  第二堂課邀請到余嘉榮老師向學員分享如何透過田野調查,蒐集當地社區的故事及潛在資源,再藉由整合地方資源與設計的方式,為社區找到特色與凝聚力。老師以舊山線及十份社區的經驗為例,分別向學員說明在兩個案例中田野調查、整合資源的經驗,藉由資料蒐集與實地踏查,找到當地的固有特色,再根據特色去加以發揮,打造屬於社區的特色活動與產業。

  最後一堂課則邀請到呂政道建築師與張惠蘭老師進行對談,以兩位老師的專長出發,先分別向學員分享過往在空間活化與藝術介入社區的經驗。呂政道建築師以過往在老屋修建與空間活化的經驗,為學員們點出了現行空間活化的關鍵問題「缺乏使用而過度注重保存」,他認為老屋本來就是活的,只是缺乏活力,因此設計上如何與環境、社區共榮共存便是重點。張惠蘭老師則是提到了藝術與空間作為一種載體、媒介,透過藝術的展現找到民眾對社區的共同記憶,也透過共同參與空間的營造讓民眾能對社區有歸屬感。課程的最後則由學員進行提問,由兩位老師在台上對學員的疑問、議題進行對談,透過彼此的經驗來為學員解惑,也與學員相互交流社造的經驗。


社造學院第周次

  社造學院最後一周的課程在台中市中區的繼光工務所進行,老舊空間活化是社區營造中的一大議題,而位於中區舊城區的繼光工務所便是一成功案例。透過中城再生文化協會的媒合,建築師事務所與老屋的結合,成就了現在的繼光工務所,一樓設計為公共空間,有便於舉行社區活動的講堂空間與廚房,而二樓則為共享辦公室,通透開放的空間讓多個單位一同進駐於此辦公,也為舊城區帶來專業團隊與新的活力。透過將最後一周的課程舉辦於此,與學員介紹繼光工務所的脈絡故事,讓學員實際走入經過活化的老舊空間,感受老屋的活力。

  第一堂課邀請到李奇穎老師以智邦文教基金會與智邦公益館的經驗,向學員分享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發展指標以及與社會團體的合作模式,例如智邦與藝術家合作、建置平台與電子報向大眾推廣文化藝術教育,以及智邦公益館如何藉由平台串聯臺灣各界社會團體,並與公益團體跨界合作,一同推動許多公益活動。

  第二堂課則邀請到巫婉萍與劉育育,分別代表溪州莿仔埤圳協會與苑裡掀海風團隊進行對談。先分別由兩位講師分享他們當初決定返鄉打拼的動機及這幾年的社造經驗,巫婉萍先分享了莿仔埤圳協會當初從反國光石化、守護水圳運動開始,以農村、土地為核心,推動食農教育、建構並提供在地小農平台,並推動在地文化與認同、舉辦溪州黑泥季。劉育育也分享了掀海風團隊從反風車運動開始返鄉經營,為了更瞭解苑裡並找回對地方的認同,從田野調查、製作地方刊物、舉辦海風季,也創辦了掀冊店的獨立書店作為基地,推動公共議題、地方知識、農業發展與長照服務。最後一個階段再由學員進行提問,由兩位講者針對議題以自身經驗為學員解答、共同討論。兩位講者在返鄉的經驗中都提到了如何盤點社區資源、找到地方的故事與特殊性以及形成組織的重要性,藉由團隊的力量探詢問題、試著解決問題再滾動式修正方向,藉由自身的經驗也能鼓勵更多年輕人投入公共參與。

  最後一堂課的時間,作為社造學院課程的總結以及專題你我他的暖身,交由各桌桌長與學員討論對於青年投入地方社造的想法,也對課程內容簡單統整分享,提供學員專題製作的想法與靈感,最後則預留時間提供組員內對專題進行討論,把握面對面的時間並利用壁報紙與便利貼共同討論、梳理想法。